上下求索,殉身理想——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
屈原(約前340一前277年)名平,是戰國時楚國的貴族,曾任楚國掌管宗族事務的三閭大夫。他博聞強記,擅長外交辭令,具有卓越的政治才干,因而受到楚懷王的信任,被任為左徒,“入則與王圖議國事,以出號令;出則接遇賓客,應對諸侯”。屈原抱有進步的政治理想,他向楚王建議,在楚國內部舉賢任能,修明法度,為富國強兵而實行政治改革;對外則主張聯齊抗秦。
屈原的政治主張,遭到了嫉賢妒能的上官大夫等貴族的反對。當屈原奉懷王之命起草楚國最高法令的時候,上官大夫進行阻撓,屈原加以拒絕。上官大夫惱羞成怒,在楚懷王面前進讒言說:“王使屈平為令,眾莫不知。每一令出,平伐其功,曰以為非我不能為也”?;栌沟膽淹趼犘帕藢η恼u謗,于是屈原被疏遠不用。
秦國得知屈原的政治主張不被采用,便乘機派張儀出使楚國,誘勸楚與齊絕交,以便于秦攻伐齊。張儀向楚懷王許諾說:如與齊絕交,秦愿將600里土地獻給楚。楚懷王輕信了張儀的話,與齊絕交。當楚遣使到秦國接受土地時,張儀狡詐地對楚使說:“我只答應給懷王6里,哪來的什么600里?!睉淹跏艽藨蛉?,大怒,舉兵攻秦,結果大敗,楚軍被秦軍“斬首八萬”,秦并獲得了楚的漢中地區。
后來,秦昭王邀楚懷王到秦會盟,屈原勸諫道:“秦虎狼之國,不可信,不如毋行?!睉淹醪宦?,到秦后被拘囚,秦以懷王為人質,要挾楚割地獻土。楚懷王被拘三年,最后客死于秦。懷王子頃襄王即位后,任公子子蘭為令尹。子蘭是屈原的政敵,借故將屈原流放。
屈原過了20多年流放生活,卻始終關心著楚國的命運。他寫下大量詩篇,抒發自己憂國憂民的情懷,表達自己高潔的理想,申述自己不能與黑暗勢力同流合污的清白人格。
公元前277年,秦大將白起率軍攻破楚都郢。www.kxcnck.top楚國從此一蹶不振,又過了50年,終于被秦滅掉。在白起攻陷郢都的那一年,屈原懷著悲憤的心情,投入汩羅江中,辭別了他所無限熱愛的土地和人民。
屈原一生所追求的,就是國家的富強,為此他主張實行政治變革,制定利國利民的政治制度和法令措施。他為了實現這一理想,不斷地向楚王獻計獻策,付出了自己全部的熱情和才干。他希望楚懷王能夠舉賢任能,不受奸佞“群小”的蒙蔽,以期建立可與堯舜之治相比的美政。然而,楚懷王昏庸無能,反復無常,屈原的希望最終破滅了。
屈原遭到腐敗的貴族集團的排擠和迫害,流亡荒野江湖,然而他始終不曾放棄自己的理想,不曾放棄對真理的追求。他在《離騷》中寫道:“路漫漫其修遠兮,吾將上下而求索?!鼻簧亲非罄硐?、探索真理的一生。司馬遷在《史記》中對屈原的高尚人格給予了熱情贊揚,他說,屈原的精神“雖與日月爭光可也!”
以上就是有關《上下求索,殉身理想——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》的全部資料分享,文章內容由百花閱讀收集整理,僅供朋友們參考閱讀,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。
文章鏈接:http://www.kxcnck.top/post-808.html